疫情对银行挑战巨大 中国银行业盈利率先增长
2021-01-27 10:05:23 | 来源: | 编辑: |
2021-01-27 10:05:23 | 来源: | 编辑: |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审计及鉴证合伙人曾浩表示:“根据德勤的行业和经济展望分析,美国银行在2020至2022年期间的净贷款亏损拨备总额将高达3180亿美元。新冠疫情的延续预期将导致全球失业率的攀升较2008-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更为陡峭。与此同时,市场收益率水平将持续保持在历史低位,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受到空前挑战。就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而言,北美和欧洲地区银行短期内将难以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唯亚太地区银行则有望在2022年底之前,恢复至接近疫情前(2019年)9.2%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年度经济正增长。与之对应的,在已经公布业绩快报的A股上市银行中,全部实现盈利的年度正增长,更有两家银行的年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将预测的利润增幅转正时点提前至2020年末。这是国民经济向好趋势和银行业在疫情期间各项风险管控,科技赋能和提质增效措施取得进展的及时体现。
德勤中国银行及资本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郭新华表示,疫情加速了中国银行业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的进程,特别是零售线上化的趋势明显,银行业通过科技赋能,为小微企业客户精准画像,小额和小企业线上化产品深受欢迎,客户最快几分钟内就可以确认授信额度。银行依托全流程数字化、业务网点转型和移动终端为客户推广便利信贷服务。
郭新华表示,疫情带来的银行业非接触展业方式,在部分领先省份取得显著而可持续的效果,银行业手机银行、网银、网联支付三类线上渠道的交易量,与柜面渠道交易量之比为疫情前的1.5倍,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继续上升,这充分说明疫情对金融业技术赋能和营销转型的长远影响,而且在持续的加速线上化的进程,有可能会深度改变我们金融业态,这正是我们期待的。
德勤管理咨询数据科学卓越中心主管合伙人尤忠彬表示,疫情不仅加速了数字化的应用,而且还是银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试金石。对技术进行战略投资的机构实力将更强,但落后的机构如果迅速采取行动加快技术现代化,或许仍有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整体来看,数字惯性已经消退,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追求技术驱动的转型,尤其是核心系统的转型。
展望2021年,郭新华认为,中国银行业将继续巩固前一阶段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有序处置各类高风险金融资产和机构,严控影子银行规模,继续收紧资管产品风险偏好,持续压降同业关联嵌套。同时,中国银行业在助力全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必将继续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资金、技术和渠道优势。”
关键词: